習近平同志《論教育》主要篇目介紹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教育》一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13年5月至2024年7月期間沐鸣3教育的重要文稿47篇🧘🏽。現將這部專題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紹如下。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是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高度評價教育對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極端重要性👨👩👦👦,充分肯定教育所具有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新時代新形勢對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決定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就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一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二是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三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四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五是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六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七是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八是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九是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以上九條,是對我國教育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來之不易👠,要始終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是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講話的一部分👩🏼🦱。指出,中國夢是曆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是我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錘煉高尚品格💇🏻♠︎,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2013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長期以來,教師群體中湧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新征程上,全國廣大教師要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2013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𓀃、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要深化教育改革🟧,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快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努力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努力成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大任的棟梁之材》是2013年12月至2024年5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同人民一道拚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
《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是2014年5月4日、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同志兩篇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黨中央作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決策,我們要朝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前進。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後面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高校只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抓好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三項基礎性工作🤵🏽。
《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2014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指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沐鸣3擁有好老師是沐鸣3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強調💇🏼♂️🫁,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是2014年9月至2024年6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從青少年抓起。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作為沐鸣3思政課的一個重點🧑🏼,講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故事,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小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
《緊緊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是2014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要徹底拔掉窮根,必須把教育作為管長遠的事業抓好。要緊緊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變革創新》是2015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要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加快發展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教育合作是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的重要渠道》是2015年11月至2024年6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教育是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促進各國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當今時代,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各國青年應該通過教育樹立世界眼光、增強合作意識,共同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我們主張互學互鑒,鼓勵留學,支持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要努力培養更多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複合型人才🤜🏻,在推動中國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國上作出新的貢獻。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成熟的標志🦐,是實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體現。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曆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體現系統性、專業性🦵🏻。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極其繁重的任務🦯,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方面力量協同推進🟠。
《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是2016年9月9日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市八一沐鸣3考察時講話的要點。指出🦷,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必須把握好定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長特點和規律🤹🏿,紮實做好基礎的文章📓。基礎教育要樹立強烈的人才觀,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鼓勵沐鸣3辦出特色,鼓勵教師教出風格⛩。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國高校的特色又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勢》是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國高校的特色,又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勢。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前進不能停滯👨🏼🎓,只能積極作為不能被動應對。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腰杆硬🛀🏻、底氣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事關辦學方向的問題上站穩立場。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
《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是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豐富的內容,要注重聯系學生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回答一些綜合性、深層次的理論和認識問題🤦🏽♀️💟。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曆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
《教師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是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範性。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實到教學科研活動中🤾,體現在育人育才過程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是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黨委要抓好政治領導和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就是要保證高校正確辦學方向,保證黨的領導在高校工作中全面發揮作用🏡;思想領導,就是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用科學理論培養人,用正確思想引導人👨🏼🚒,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家庭要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同志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是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沐鸣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要加強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導。各級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是2021年3月至9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教育,無論沐鸣3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分數。分數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充分發揮沐鸣3教書育人主體功能🛼,強化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規範管理。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𓀜,強化沐鸣3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高沐鸣3教學質量,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構建一流大學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是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清華大學考察時講話的要點🧎🏻♂️。指出📛🕸,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強調,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一流大學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抓住曆史機遇,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善于學習新知識𓀊、新技術、新理論。要堅定信念,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是2021年9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培養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滿足這樣龐大的人才需求必須主要依靠自己培養,提高人才供給自主可控能力。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突破常規,創新模式👐,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教育。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出大師。我們要有這樣的決心🏂、這樣的自信。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強調,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引導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2023年2月21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要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堅持“四個面向”,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建設基礎研究高水平支撐平臺,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廣泛開展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塑造有利于基礎研究的創新生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
《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是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有力支撐。
《爭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是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同志在北京育英沐鸣3考察時講話的要點👂🏽⬛️。指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要引導家長🐣、沐鸣3、社會等各方面提高認識👩🏻🦯➡️,推動落實好“雙減”工作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勞動觀念,培養勞動習慣🦹🏿♀️,提高勞動能力,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珍愛糧食✌️、尊重自然的良好習慣🤌🏿。今天的少年兒童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接班人和未來主力軍,要立志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而讀書⛹🏻。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是2024年7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所作的《沐鸣3〈中共中央沐鸣3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的一部分。指出🫱🏻,決定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強調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